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快速增長的環境下,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也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競爭最終會落到高性能、高品質、高性價比的較量上。這反應到動力電池設備上,就要求企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更加多元,更加高效。那面對這種趨勢,比克電池的智能制造是如何實現的呢?聽聽他們怎么說~
比克電池累積裝車九萬輛,單車最長行駛里程40萬公里,電池安全零事故。據介紹,比克電池會做很多極端實驗來保證電池的安全性,例如人為用鋼針直接去刺穿電池引起著火等,用來驗證最極端的狀況下電池如何反應,并且所有的過程都是有錄像和記錄。
——人民網
《鄭州比克產能達5GWh 著手布局電動汽車電池回收》

相比深圳基地,鄭州工廠更加智能化,全系列的智能制造和產能提升方面都做了新升級。要想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電池編碼。說通俗點,就是為每塊電池辦理全網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方便進行行業大數據管理。
——鳳凰汽車
《電池也有"身份證"了, 比克電池日產百萬顆均可追溯》

比克電池2016年在國內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為10%,三元鋰電池的占比30%,2016年裝車超過50000輛,在國產電池供應商中排名第一。鄭州生產線目前已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的“智造”水平。參觀的生產車間采用了高度自動化的“智造”系統,從原材料到電池成品共需要大約10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會盡量減少人為干預,以此來保證最終成品電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汽車科技
《以敬畏之心造電芯 探秘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全程》

在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公示的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比克電池在98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與其他5家企業共同成為動力電池部分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通過智能制造升級,預計2017年底比克電池深圳、鄭州兩地總產能會達到8GWh。
—— 搜狐汽車
《打造新能源綠色產業鏈 零距離走進比克電池生產線》

比克電池的智能工廠是一個智能技術生態環境,基于生產信息服務與應用服務的實際需求,集成軟件工程領域的相關理論和成果。目前,比克電池鄭州生產基地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搭建了集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無人車間,車間實現互聯互通,生產信息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通過工業大數據平臺實現企業智能管理和決策。這極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 證券時報
《電池制造商智能制造升級提速 鋰離子電池行業準入門檻有望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