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以來,玻璃現貨市場一片火熱,但期貨卻呈現出嚴重的背離現象。玻璃期價非但沒有出現傳統的“金九銀十”行情,反而呈現出加速下滑的局面。十一之后,FG1401更是創下該合約上市以來的最低,導致期貨價格大幅貼水于現貨價格。近期,隨著天氣轉冷,北方現貨市場需求減緩,庫存開始攀升。多數廠家出現降價促銷現象。而期貨價格多次在1300附近受到支撐,且空頭有向遠月合約轉移的跡象。
在現貨市場上,玻璃銷售價格更多受到供需的影響,如果在同一個時期內,供應的增加低于需求的增加速度,那么玻璃生產企業的提價必然能得到流通企業和貿易商的認可。當前酷暑過后,建筑施工進入繁忙時節,從而加大對玻璃的需求量。在今年生產線大量點火的前提下,玻璃生產企業的庫存值連續三個多月在2710~2750萬重量箱徘徊,反映了玻璃現貨市場的供需弱平衡狀態。10月以來,企業的銷售情況有了轉折。國慶假期期間累積的庫存并沒有在節后得到適當的釋放。以沙河地區為首的北方企業出庫狀況較上月大大減緩。隨著天氣轉冷,房地產開工率有所下降,加工企業放緩采購的步伐,而本來不受季節性影響的華東華南地區受到外埠低價玻璃入侵的打壓,其產銷率也出現萎縮。此外,今年大量投產的新生產線逐步形成供給。尤其是三季度點火的11條生產線,極大地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過剩壓力。截止到當前,9月底之前點火的生產線基本均已開始生產。
相對來說,期貨價格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從宏觀面來說,玻璃作為建材品種,其波動受到宏觀事件的影響較為明顯。在外圍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利空下,大宗商品出現大幅波動。玻璃、螺紋鋼等商品更是深受其害,受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玻璃期貨連續一個多月下跌,讓市場人士為之震驚。從供給面來考慮,今年不少玻璃生產企業扭虧為盈,為了實現更多的利潤,廠家爭相點火新建生產線,隨著下游房地產行業復蘇的勢頭日漸加快,建筑玻璃需求的增加更是刺激生產企業的投產動力。生產線的不斷點火對現貨市場有一個月的緩沖期,而對期貨市場而言卻是直接的利空。因期貨反映的是未來價格的變化,供應不斷增加給期貨市場造成的壓制更為明顯。從玻璃期貨市場的參與結構來看,過分壓低的期貨價格讓一些了解玻璃行業的投資者咋舌,也打擊了廠庫參與交割的積極性,引發了倉單大量注銷的現象。據了解,8月下旬最高注冊玻璃倉單2077張,到09合約交割之時降至850張,目前倉單數量只有77張。
回顧玻璃期貨前期的走勢,已多次出現和現貨市場相背離的現象。考慮到這些新增的產能都形成供給后,如果建筑需求的增速不能延續,玻璃現貨價格會受到一定的沖擊;而隨著外圍宏觀環境逐漸明朗,國內經濟數據轉好,玻璃期貨價格繼續下行空間不大,期貨大幅度貼水現象會有所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