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我國第一條浮法玻璃熔窯全氧燃燒生產線一次投產成功,其技術、規模、能耗、質量等方面全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開創了我國玻璃行業改造升級的新局面。這是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時完成的一個劃時代的創新成果。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玻璃行業發展迅速,但這個傳統行業還是一個資源、能源依賴型行業。因此,玻璃熔窯的節能降耗成為業內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能源短缺日益加重的今天,玻璃熔窯對高品質能源的過度依賴已經制約了玻璃行業的發展。一方面,玻璃熔窯燃燒過程中,空氣成分中占78%的氮氣不參加燃燒反應,大量的氮氣被無謂地加熱,在高溫下排入大氣,造成大量的熱損失。氮氣在高溫下還與氧氣反應生成NOx,NOx氣體排入大氣層,極易形成酸雨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隨著高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制造各種低成本、高質量的玻璃,而全氧燃燒技術正是解決節能、環保和高熔化質量這幾大問題的有效手段,被譽為玻璃熔制技術的第二次革命。全氧燃燒技術的研發應用,對我國玻璃行業節能環保、提高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全氧燃燒技術始終攥在國外少數幾家玻璃企業集團手中,嚴密的技術壁壘,高額的引進投資,嚴重阻滯了我國玻璃行業發展的腳步。
作為我國玻璃行業科研開發的領軍企業,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以建設創新型、集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社會責任型企業為己任,結合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努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已經實現科研成果轉化30多項,科技貢獻率高達70%以上。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安徽華光光電材料科技集團原日產500噸浮法線上改造的浮法玻璃熔窯全氧燃燒生產線一次投產成功,產能接近設計的日產600噸,標志著他們向“集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工程承包、加工制造、產品生產于一體,以建材技術為主導的具有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邁出了新的一步,更顯示我國玻璃行業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迎來健康發展的新時代。
自主創新是建材行業實現“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原動力,是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在建材行業即將啟動“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愿我國的玻璃行業企業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建材工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中心課題,研發出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堅持工藝創新、裝備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為實現產業升級做出更大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玻璃行業發展迅速,但這個傳統行業還是一個資源、能源依賴型行業。因此,玻璃熔窯的節能降耗成為業內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能源短缺日益加重的今天,玻璃熔窯對高品質能源的過度依賴已經制約了玻璃行業的發展。一方面,玻璃熔窯燃燒過程中,空氣成分中占78%的氮氣不參加燃燒反應,大量的氮氣被無謂地加熱,在高溫下排入大氣,造成大量的熱損失。氮氣在高溫下還與氧氣反應生成NOx,NOx氣體排入大氣層,極易形成酸雨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隨著高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制造各種低成本、高質量的玻璃,而全氧燃燒技術正是解決節能、環保和高熔化質量這幾大問題的有效手段,被譽為玻璃熔制技術的第二次革命。全氧燃燒技術的研發應用,對我國玻璃行業節能環保、提高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全氧燃燒技術始終攥在國外少數幾家玻璃企業集團手中,嚴密的技術壁壘,高額的引進投資,嚴重阻滯了我國玻璃行業發展的腳步。
作為我國玻璃行業科研開發的領軍企業,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以建設創新型、集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社會責任型企業為己任,結合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努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已經實現科研成果轉化30多項,科技貢獻率高達70%以上。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安徽華光光電材料科技集團原日產500噸浮法線上改造的浮法玻璃熔窯全氧燃燒生產線一次投產成功,產能接近設計的日產600噸,標志著他們向“集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工程承包、加工制造、產品生產于一體,以建材技術為主導的具有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邁出了新的一步,更顯示我國玻璃行業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迎來健康發展的新時代。
自主創新是建材行業實現“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原動力,是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在建材行業即將啟動“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愿我國的玻璃行業企業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建材工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中心課題,研發出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堅持工藝創新、裝備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為實現產業升級做出更大貢獻。